首页 >> 养优文化 >> 唐胄事迹及思想研究 >> 详细内容
 
唐胄事迹及思想研究 >> 正文
甘陪菊淡阶梅瘦”——唐胄和他的正德琼台志
日期:2019-07-01 16:31:11  发布人:admin  浏览量:594

 

 

陈 耿

 

海南第一大河——南渡江,沿岸分布着府城、灵山、龙塘、定城和金江等人文古镇,蕴育了多少风流人物,留下了多少往事。在南渡江的入海口处附近有一个攀丹村,是海南四大文化古村之一。

古代攀丹村的唐氏家族贤人辈出,名震一方。仅明代,唐姓就有6人考中进士,其中有两对是父子进士,他们分别是唐舟和唐亮、唐胄和唐穆。他们当中,又以明代户部左侍郎唐胄的名气最大,青史留名的他不但在家乡设书院办教育,还编修了今天人们研究海南历史时,查阅得最多,引用得最多的正德《琼台志》。

8月3日,农历六月廿一,正在修缮的海口攀丹村唐氏大宗祠前人山人海,来自全岛各地的唐姓代表云集到此。当天是“唐真人”唐秩的诞辰日,唐氏宗亲每到这天就要举行祭祀活动。

唐秩为唐胄次子,据史载,唐秩号“海天孤鹤”,不求功名,致力修道,曾与皇帝同宿宫中,封以“博士”,名噪一时,京师百姓称他为“仙师”。唐胄曾给爱子唐秩起字“存吾”,希望存其风骨之意。那么,唐胄骨子里是怎样的个性和气质呢?

守孝不归被罢官

“胄耿介孝友,好学多著述,立朝有执持,为岭南人士之冠。”这是《明史》中《唐胄列传》的最后一句话,后人每每谈及唐胄,大都围绕这句话展开。

据《广东通志》记载,唐胄幼年聪颖过人,博览经史。在乡试和会试中,唐胄都获“礼经”第一名,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“经魁”,才名远播。考中进士后,他被任命为户部山西司主事,不久因父亲去世而归琼守孝。

然而服满孝期之后,唐胄因当时宦官刘瑾专权,称病谢绝回京复职,被刘瑾罢免官职;因内部争权,刘瑾被处死后,朝廷下诏复用唐胄,但他又以母亲年老为由,请求养母送终。

从这些故事来看,唐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,但记者更愿意相信他是为了躲避官场纷争,追求清静的治学人生,所以不愿出仕。因为研究唐胄的古人和今人同时发现,他对南宋道家学者白玉蟾的道家思想极其推崇,一生酷爱白玉蟾的诗文,可见他骨子里是渴望逍遥自在的。

在家闲居二十年

嘉靖元年(1522年),已经51岁的唐胄不知出于何故,应召赴京,重新开始他的宦海生涯。从31岁考中进士不久被罢官算起,他已经先后在家“闲居”达20年之久。

说是“闲居”,其实唐胄根本闲不住,因为当时他在攀丹村创办了“西洲书院”,教育年轻后学,造福乡里;尤其是广泛收集海南的地方文史资料,埋头伏案,笔耕不辍,最后在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正式刊行了洋洋50万言的《琼台志》,详细记载了古代海南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人物和民族等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。

唐胄在琼“闲居”期间,还编选了白玉蟾诗文选集《海琼摘稿》;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优美诗文,后来收入《西洲存稿》当中。如七律《红鸡冠花》的诗句“甘陪菊淡阶梅瘦,不惹蜂狂与蝶颠”,便是他当时心态的真实表白。其志为甘以淡菊瘦梅行为伍,而不愿像朝中那些趋炎附势的同僚,围着权贵疯狂献媚!

此外,唐胄诗文也不乏同情百姓疾苦之作。如七言古诗《藤作》言:正德初年,万州官府限期民女编织藤制品,“连年不得休息”,人人惶惶不可终日,有一王姓土官的女儿由于无法按时完成任务,连累父亲被革职,自己便自缢身亡。诗歌纵横捭阖,以古说今,历数自古以来官家徭役害民之苦,“君不见女苦吉贝男苦簦,停车请免崔相公”,悲天悯人之怀,跃然纸上。

日常生活中,唐胄也很关心乡人的出入起居。攀丹村在府城东门外,出得城门,须经过护城河——美舍河与其支流,才能到达攀丹村。美舍河上官府所修的石桥质量较好,但支流上的小桥却年久失修,正德年间已经坍塌,乡亲们出入城门十分不便。唐胄见此情状,随即出资重修小桥,由于桥边有“青云坊”(官府为明代永乐年间攀丹村进士唐舟所立,唐舟为唐胄祖辈),乡人便称之为“青云桥”,唐胄还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,题上“青云铺路”。

8月3日上午,记者慕名到攀丹村观看唐秩诞辰纪念活动时,在唐胄十五世孙唐南伯老人的引路下,找到了“青云桥”的旧迹——府城东门外300米处的一段水利暗沟之上,桥的影子已是荡然无存,牌坊和石碑也早就被毁,400多年前的景致哪里还能寻找得到?物非,人非,世事变迁真的让人百感交集。

顶撞嘉靖惨遭酷刑

被嘉靖皇帝起用的唐胄,先后在内地多处担任重要官职,并逐步升迁到南京户部右侍郎,1536年,又进入北京户部,升至左侍郎,可谓官越做越大。但唐胄耿介直言,坚持原则的性情,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剧命运。

在北京当官不久,由于安南(今越南)内乱,久不进贡,嘉靖皇帝准备进行讨伐,唐胄当即上书《谏讨安南疏》,认为发动战争有7个方面的不妥之处,着重指出战争一旦爆发,受害的最终是老百姓。“是忧不在外夷,而在邦域中矣。请停遣勘官,罢一切征调,天下幸甚。”

但嘉靖皇帝并不纳谏,次年(1537年)四月决计征讨,朝中其他一些官员继续进谏,嘉靖仍然不听,最终还是出兵征抚、招降安南。唐胄力谏一事的下文在史料中并无记载,但想必他的直言定让嘉靖感到“不爽”。

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皇帝朱厚熜想让其生父献王入祀“明堂”,享受已故皇帝的待遇。原来,正德皇帝朱厚照没有子嗣,死后由堂弟朱厚煾继位,因此,朱厚煾从即位开始,就一直想为父母进行所谓的“正名”,嘉靖三年(1524年),当时有134人由于持反对意见,被抓进了锦衣卫监狱,16人还因受“廷杖”之刑而丧命。这就是嘉靖年间有名的“大礼议”事件。

事过14年,嘉靖故伎重演,唐胄“力言不可”,认为逾越了朝廷礼节,由于忤逆了圣意,他被捕入狱,遭到严刑拷打,后又被革职还乡。同年冬天赶上皇帝恩赦,唐胄接到了复职的诏书,但他身心倍受折磨之后,此时已经卧病不起,次年(1539年)卒于故里,享年68岁。

《明史》里记载的这两个故事,也许就是对唐胄“立朝有执持”的充分阐释吧,其“耿介”的性格,他的气质和行为,上承丘浚,也势必影响到了后来的海瑞,从而延续了刚正不阿的琼州正气!

 

 

 

点击数:594收藏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