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维波
摘要:琼山攀丹唐氏历来以科考闻名琼岛,但对其家族科考人数众说纷纭。本文从民国《唐氏族谱》入手,结合海南地方文献及其它涉及海南科考书籍,一一考核,得出唐氏历代科举情况详情,并做简单评价。
关键词:攀丹唐氏;科考;人数
琼山攀丹唐氏是海南本土出名的科甲望族。关于攀丹唐氏科举中式人数,现存文献众说纷纭。有的说明清两代“有38人考取举人,进士6人,其中文举27人,武举11人”。有的说数十人等等。而由此产生的对攀丹唐氏科举情况的评价也同样人云亦云。攀丹唐氏究竟产生了多少举人、进士?本文根据民国《唐氏族谱》、道光《琼州府志》、民国《琼山县志》、民国《文昌县志》等地方文献的记载进行考证,并结合涉及明清科举的书籍一一对比,考证结果,并据结果对唐氏科举情况做简单评价。
本文探究对象为“攀丹唐氏”,仅指南宋淳佑初年出为琼州帅守,后落籍琼山攀丹村的唐震后人(含由攀丹村迁居海南各市县者)。
一、攀丹唐氏历代科举中式人数考证
据海南师范大学馆藏成书于民国时期的《唐氏族谱》恩荣谱(以下简称《族谱》)所载。从宋到清,海南唐氏共有文举人18人,武举人2人,进士9人,其余为荐举、贡选、诸生。其中进士、举人名单如下。
进士科:
宋:
唐震——由乡举特奏名科进士及第。
元:
唐源澄——元末登进士(廷召不应废之)。
明:
唐舟——永乐甲申进士(会魁)。唐亮——永乐戊戌进士。唐绢——成化己酉进士。
唐鼐——成化乙未进士。唐胄——宏(应为弘,原文作宏,下同)治壬戌进士(会魁)。唐穆——嘉靖戊戌进士。
清:
唐大章——乾隆戊子进士。
举人科:
元:
唐次道——中广西行省举人(解元)。
明:
唐舟——永乐癸未科举人(亚元)。唐亮——永乐丁酉科中式浙江举人。唐敬——宣德丙午科举人。唐绢——天顺壬午科举人。唐鼐——举人(随父于中河南进士,中举时间不载)。唐虔——宣德己酉科举人。唐卿——成化戊子科举人。唐胄——宏治戊午科举人(亚元)。唐翱——宏治戊午科举人。唐晖——宏治辛酉科举人。唐濂伯——景泰癸酉科举人(解元)。唐穆——嘉靖乙酉科举人。
清:
唐大章——举人(乾隆戊子进士,中举时间不载)。唐焕章——道光丁酉科举人。唐丙章——光绪壬午科顺天举人。
武科:
明:
唐褒——万历甲午科武举。
清:
唐荚荣——同治丁卯科武举。
据道光《琼州府志》(以下简称《道光志》,主编洪寿祥、李琳点校,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,海南地方志丛刊本)所载,截止道光二十年(1840),海南唐姓科举中式者,有文举人13人,武举人0,进士6人。其他地方志收录攀丹唐氏族人的科举情况如下:《万历琼州府志》收录万历戊午科前唐氏文举人12人,进士6人,武科未记载;《康熙琼州府志》收录清以前唐氏文举人12人,进士6人,武科未记载;《道光广东通志·琼州府》收录道光二年前唐氏文举人12人,进士5人(缺唐鼐),武科未记载;《康熙广东通志·琼州府》收录清以前唐氏文举人12人,进士5人(缺唐鼐),武科未记载;《乾隆琼州府志》收录清乾隆三十九年前唐氏文举人12人,进士6人,武科收录截止时间在唐氏后人中武科之前,所以没有记载。以上方志收录情况除《道光广东通志·琼州府》、《康熙广东通志·琼州府》缺“唐鼐”外,均与《道光志》相同。与《族谱》所载不完全相符。现就上述差异,结合其他书籍考核如下:
1.进士中式人数
《族谱》所载进士中式9人,比《道光志》多3人,其名单是:宋,唐震;元,唐源澄;清,唐大章。
因为“唐震”是唐氏迁琼始祖,不是以海南籍考中进士,所以《道光志》等方志均没有收入。
“唐源澄”,《族谱》记载为“元末登进士(廷召不应废之)”。但《道光志》及其他海南地方志均没有记载。
“唐大章”,《族谱》记载“乾隆戊子科进士”。但《道光志》等海南旧志都没有记载。考查《明清历代题名碑录索引》有“唐大章”者,系“江西丰城人,万历35年,2甲7名”。其籍贯和年代与海南“唐大章”相差甚远。现详阅《族谱》记载:“清,十九世,缘名大章,乾隆戊子科进士”。从字迹上看,明显是后人用硬笔添加上去。谱中有同名者为“二十一世,万州人”,也不相符。清代海南地方志没有记载本地进士,尤其在中式人数不多的万州地区,一般来讲,存在这样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。由此观之,“唐大章”中进士之说疑点甚多,可信度不高,暂且存疑。
2.举人中式人数
《族谱》所载举人中式人数,比《道光志》多7人,其中文举6人(即唐震、唐澄源、唐鼐、唐大章、唐濂伯、唐丙章), 武举1人(即唐褒)。文举比《道光志》少1人(即唐维)。
关于“唐震、唐澄源、唐大章”,《道光志》没有记载。上文已有分析, 在此同理。
关于“唐鼐”,由于他在河南中乡试,故《道光志》举人无记载,但进士有收录。
关于“唐濂伯”,《族谱》记载“唐濂伯——景泰癸酉科解元”。《道光志》无此人,但在景泰四年癸酉科举人却有作“康濂伯”者。《民国琼山县志》景泰四年癸酉科举人有“唐濂伯”,与《族谱》所载吻合。根据《道光志》“康濂伯”记载“随父任闽中”,那么其父亲极有可能是举人或进士,但《道光志》景泰四年之前根本没有姓康的中式士子。又,王佐有两首诗《寄表侄唐濂伯必周》、《唐必周解元墓》提及唐濂伯。众所周知,王佐的母亲唐朝选,出自攀丹唐氏,是唐瑶的次女。由此知其诗中的“表侄唐濂伯”,确为明代攀丹村人。而且《正德琼台志》、《万历琼州府志》、《康熙琼州府志》、《道光广东通志·琼州府》等方志之“乡举”或“举人”,均记载明代海南“唐濂伯”其人。由此可知,《道光志》所谓“康濂伯”,显为“唐濂伯”之误。
关于“唐丙章”,《族谱》记载“唐丙章——光绪壬午科顺天举人(儋州人)”。《道光志》由于成书时间在光绪前,所以没有收录。据《民国儋县志》载:“唐丙章,荔根人,原名乃钦,由廪生,以北监名,由太学中顺天榜第一十九名举人。有传。”“唐丙章, 荔根人,字典初。天资沈毅,博古通今。为琼山唐西洲侍郎族中后裔,移居儋阳”。
关于“唐维”,《族谱》科甲和仕宦部分均未收录。但《道光志》有记载:嘉靖十六年丁酉科举人:“唐维,儋州人,扬州通判,升同知。”据《民国儋县志》载:嘉靖十六年丁酉科举人:“唐维,号松山,高麻都人,朝胤之子。扬州通判,升同知。有传。”其父“唐朝胤,唐屋村人,由岁贡中副榜举人,任连州府桂阳县教谕。领御诏回征符南蛇有功,赐金腰带,升推官四府……《旧志》作朝允,《府志》作朝胤。”“唐经纶,朝胤长子,顺德教谕”。《族谱》卷首二册,同时代(约弘治正德年间)九世祖有“唐维”者,“字作仁,府文学,男一恺。”其父“唐琮,字宗玉,府文学,男一维”,其子“唐恺,字原中,府文学,男二,士魁、士雄”。不难看出,攀丹唐氏的“唐维”和儋州的“唐维”,虽然生活年代接近,姓名相同,但是无论是字号,还是父子兄弟谱系差异明显。在明代中期唐氏作为海南岛的名门望族,我们似乎也难以看到迁居儋州的唐氏后人改名字的理由。且“唐朝胤,唐屋村人”,既然以姓氏命名村庄,那么该地的唐姓族人数量必定不少,我们在族谱中找不到这之前有迁居儋州的记载。
由此可知,两个唐维非同一人,也揭示出海南唐姓居民并非全部出自琼山攀丹唐氏。
关于武举中式人数,《族谱》记载有明“唐褒”、清“唐荚荣”。但《道光志》等地方志武科均无载“唐褒”。惟“唐荚荣”,见《民国文昌县志》武举载:“同治六年丁卯科,唐荚荣,东区人。”
综上述所考,琼山攀丹唐氏家族元代以来科举中式情况,能得到地方志等文献印证者,共计文举人15人,武举人1人,进士6人。
二、对攀丹唐氏历代科举情况的评价
根据上述考核,我们可以看到琼山攀丹唐氏家族的科举情况。从地理分布上看绝大部分分布在琼山,如进士6人,全部出自琼山(唐亮、唐鼐随父在外地应试,唐绢寓居澄迈,但其籍贯均属琼山),这和当时琼山县是全岛的文教中心是密切关联的。从中式人员关系上看,家庭影响明显,如唐舟、唐亮和唐胄、唐穆,2对父子进士,还有几对父子举人,其余兄弟、叔侄等不一一赘述。
从时间分布上看,明代前中期是其家族科甲繁荣时期,在唐震十世后人唐穆中式之时(即明嘉靖十七年),攀丹唐氏家族科举达到鼎盛。该时期唐震后人八世、九世、十世共有举人10人,进士4人,占唐氏家族全部中式人数半数以上。各类贡生23人,诸生43人(后两类数据,据《族谱》),蔚为壮观。明代海南截止唐穆中进士时即嘉靖十七年,琼山中进士32人,居琼山的唐氏后人共5人,占16%; 全岛中进士44人,攀丹唐氏全族共6人,占14%。这些数据无可争辩地反映出唐氏家族在明朝前中期的科甲盛况,无愧“元魁海外无双唐氏,守牧天南第一攀丹”的赞誉。但明代中期以后,唐氏家族科举开始走下坡路,明中期唐穆以后没有1人中式。清代能得到文献印证的也只有2个文举人,1个武举人。
总的来说,唐氏家族科甲在明代前期繁荣,中期鼎盛,随后迅速衰落。通常人们所传唐氏家族明清两代出了数十位举人、进士,明清两代为海南科甲鼎族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。记载明清两代海南举人、进士的地方文献很多,尤其是进士科历来受到重视,无论地方还是中央均有详细档案记载,被遗漏的可能性较小。唐氏家族作为海南科甲鼎族在明代是名副其实的,清代已无法以整个家族的面貌出现在海南科举。